第二章 州界的战争——贸易乱局与商业条款
第二章 州界的战争——贸易乱局与商业条款 #
时间:1784年夏至1787年秋
地点:纽约港、新泽西州议会厅、费城独立厅
场景一:走私者的黄昏 #
纽约港的夕阳将哈德逊河染成血红色。女商人莎拉·惠特曼蹲在码头木箱后,盯着海关巡逻队的灯笼光渐近。她的裙摆下藏着十磅康涅狄格州走私的羊毛——如果被纽约海关发现,这批货会被没收,外加30%的“外州税”。
“快!上船!”水手低声催促。莎拉刚把货甩进渔船甲板,一声暴喝划破夜色:“站住!纽约州禁止未缴税的外州货物通行!”
海关官员揪住她的胳膊,举起火把照亮她的脸:“惠特曼夫人,这是本月第三次了。交罚款,或者坐牢。”
莎拉甩开他的手,冷笑:“你们对康涅狄格的羊毛征税,新泽西就对纽约的面粉报复——最后谁都得饿死!”
场景二:州议会的算盘 #
次日,纽约州议会厅内,州长乔治·克林顿挥舞着一叠关税账本,得意洋洋:“去年光是向新泽西的货物征税,我们就多收了五万美元!这些钱够修三座灯塔!”
议员们鼓掌附和,唯独农业代表约翰·范德比尔特拍案而起:“但新泽西报复我们,对纽约的谷物加税50%!我运到费城的麦子全烂在泽西的仓库里了!”
克林顿耸耸肩:“让商人绕道走宾夕法尼亚嘛,反正税是我们的金子。”
同一时刻,新泽西州议会正在焚烧纽约州的关税令。州长威廉·利文斯顿一脚踩在灰烬上:“从今天起,纽约船只过境新泽西水域,每吨加收一美元!”
港口的驳船主们怒吼:“这是内河!凭什么收钱?”利文斯顿冷笑:“因为纽约先撕毁了‘州际友谊’!”
场景三:渔网里的密谋 #
三天后,莎拉·惠特曼的渔船“自由号”借着大雾溜出新泽西码头。船舱里坐着六个各州商人,中间摊开一张皱巴巴的北美地图。
波士顿皮革商约瑟夫用匕首戳着纽约的位置:“罗德岛对马萨诸塞的朗姆酒征税,宾夕法尼亚对弗吉尼亚的烟草征税……再这样下去,我们干脆把货卖到英国算了!”
莎拉展开一封密信:“费城要开制宪会议了。汉密尔顿写信说,他们想搞个‘联邦贸易条款’,让各州关税统一。”
弗吉尼亚烟草种植户本杰明嗤笑:“北方佬肯定想压低烟草税,好让他们的工厂占便宜!”
“或者——”莎拉敲了敲桌子,“我们逼他们写进宪法:联邦有权掐死各州的贪心!”
场景四:宪法厅的争吵 #
1787年7月,费城独立厅热浪逼人。麦迪逊擦着额头的汗,宣读草案:“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:国会有权规范与外国、各州之间及与印第安部落的贸易……”
南卡罗来纳代表约翰·拉特利奇跳起来:“联邦控制所有州际贸易?那我们怎么保护南方的棉花价格?”
北方代表戈勒姆反唇相讥:“难道让纽约继续勒索新英格兰的渔船?”
华盛顿敲了敲木槌,声如闷雷:“先生们,上个月新泽西差点向纽约派兵收‘过河费’。你们是想让北美变成13个互相征战的部落吗?”
角落里,富兰克林示意仆从抬进一桶冰块。他舀起一勺冰水倒进玻璃杯,慢悠悠道:“冰从马萨诸塞运到佐治亚,因为各州征税,价格翻了四倍……如果联邦能砍掉这些税,商人少花钱,农民多赚钱,国库还能抽成——这桶冰,就是团结的味道。”
场景五:河上的旗帜 #
1789年,联邦宪法生效后的第一个秋天。莎拉·惠特曼站在“自由号”甲板上,看着桅杆升起星条旗。海关官员登船检查货单后,盖下蓝色印章:“联邦关税已缴,各州通行无阻。”
新泽西码头边,曾下令封锁纽约的利文斯顿州长,如今正指挥工人拆除关税哨所。他苦笑着对莎拉说:“没想到我这辈子会亲手拆自己的摇钱树。”
莎拉递给他一箱纽约苹果:“现在它们只用交一次税了——哦,顺便说一句,这苹果是弗吉尼亚的佃农用马萨诸塞的肥料种的。”
两人大笑。哈德逊河上,十余州商船的汽笛声交织成一片。
章节附录 #
- 历史注脚:纽约州1784年对外州货物平均征税25%,引发连锁报复;宪法“商业条款”终结了州际关税壁垒,全美统一市场逐渐形成。
- 核心条款:
- 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(商业条款):国会有权调控国际、州际及与印第安部落的贸易。
- 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(商业条款):国会有权调控国际、州际及与印第安部落的贸易。
- 金句摘录:
- “州界的关税墙或许能堆出金山,但也会埋葬整个联邦的繁荣。”——詹姆斯·麦迪逊在制宪会议发言(虚构)
- “州界的关税墙或许能堆出金山,但也会埋葬整个联邦的繁荣。”——詹姆斯·麦迪逊在制宪会议发言(虚构)
下章预告 #
第三章 无首的军队:当英国士兵拒绝撤离五大湖要塞时,各州民兵却为“谁指挥谁”吵翻了天——直到宪法将兵权交给总统,华盛顿终于能率领真正的联邦军……
目录 #
重新创造宪法(序):一部关于不完美天才的史诗
第一章 破碎的联盟——联邦为何没有牙齿?
第二章 州界的战争——贸易乱局与商业条款
第三章 无首的军队——谁来保卫新生国家?
第四章 争吵的议会——巨人与侏儒的谈判桌
第五章 暴君的阴影——栅栏外的自由
第六章 分裂的法庭——宪法之剑的锻造
尾声 半轮太阳永不落——修补裂痕的针线